新题型六级的重点是听力理解方面的测试,听力分值由原来的20%提高到35%。按照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6级后应具有一定的听的能力, 对题材熟悉、难度
新题型六级的重点是听力理解方面的测试,听力分值由原来的20%提高到35%。按照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6级后应具有一定的听的能力, 对题材熟悉、难度略浅于精读课文、基本上无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50词的听力材料,一遍可以听懂,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接下来小编告诉你日语六级听力做题方法。
日语六级听力做题方法:
一. 短对话
常考情景:话题与生活相关,涉及校园,生活,工作及各种社交场所。如校园生活情景涉及入学,认识新同学,借书,师生交流,作业,论文,对课程的评价、考 试、补课,业余活动等。家庭生活情景涉及饮食、娱乐、旅行,交通,卫生医疗,居家琐事,在家请客,住房搬家,购物等。工作场景涉及到学生兼职,招聘面试、 工作选择,工作状态、同事相处,工作目标等。
常见题型:地点场景题(通常会提供某些地点和场景的标志性词汇,需要根据关键词进行推断),身份关系题(猜测人物关系,通常不提供明确信息)。
两种考法:一种是对话中出现多种数字,需要考生辨别哪个是正确答案,一种是需要明确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请求建议题(通常请求或建议 由第二个speaker提出),观点态度题(考查对话一方的态度、立场、观点、评价等,可以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语调的把握进行推断)。谈话主旨题、细节辨 认题等。
二. 长对话
长对话的谈话双方会就某一个话题进行多个回合的交流,信息量更多,人物态度、语气、情感变化更复杂。提问的方式与短对话相同,考生应在答题前快速浏览选项,大致推测对话发生的情景。听时做好笔记,记录对话中的数字、人名、地名,表示观点的标示词,重复率高的词或词组,表示因果、转折、比较及其他重要标示词。
三. 短文理解
题材涉及日本国家的社会、教育、文化、体育、科学、技术、风俗、人情、历史、地理等方面。
常考题型有三种:主旨大意题:要重视首尾句、同时要重视短文多次提到的某些词语或内容。
事实细节题:短文中的主要人物、人名、时间、主要时间、数据、原因等细节需做笔记,
另外关注标示逻辑关系的句子如转折、因果、条件等。此外,列举处,短文强调的内容等通常也是重点。
推理判断题:需要对短文的主旨和细节有较深层次的理解,注意与主题密切相关的选项注意短文中的关联词。
四.复合式听写:
单词部分主要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偶尔也会有副词。名词要特别注意单复数形式。和一些以-ure,-ty,-ment,-ity名词的后缀。动词主要考单复数形式、时态、语态以及某些动词的特殊变化。要特别注意弱读,连读尤其是读音相近的词(如row和rule),甚至是同音词,填在空格处的词一定要符合上下文的语义。
利用读指令的这段时间,大致浏览一遍短文,了解一下全文语意意群的内容,通过阅读,对于所有要听的文字材料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概印象,并对要填写的文字进行初步猜测。
句子听写要边听边记,听记时要使用缩略词、缩略语和各种自己看得懂的符号,记录下关键信息,使之起到提示作用,记录要以实词为主,意群为单位,先记要点,记下句子主干,过后再补充句子。遇到不会的词,可考虑用同义或近义词替换,也可以用熟悉的句型改写原来的句子。太长的词可先简写词头,以后再补充。
录音在放第三遍的时,应试者除了填充前两遍没有听懂的部分之外,主要精力应放在检查已填充的词、词组和句子是否正确上。许多容易形成笔误的部分应该在这一段时间内一一排除。例如,字母大小写问题,单词的拼写,名词的单复数,名词所有格,单数第三人称,冠词的运用,动词时态的统一,主谓一致,词的前缀后缀等。
如何解决日语听力问题:
第一个支点: 发音
发音直接关系到听力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关系到口语的好坏。
发音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我们一一解决
(1)音标,我们小时候学的日语,很多单词读音是不准的,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日语老师和教学设备导致的,无论是否是日语专业,想学好口语和听力,首先做的都是学习音标,纠正发音。
音标有日式和日式之分,大多一样,只是个别发音不一样,大家可以去网上下载,推荐人人听力网。当然,如果不想下载和整理,可以向我索取,如果我还能找到之前编辑的资料。
(2)连读,省略,浊化等语音现象,这是听力和口语流利度的核心问题。
农村的日语教育很少涉及到这方面内容,导致我们大学之前说的日语基本都没连读,没弱读,更不懂浊化和省略,无论是人人听力网还是优酷上面,都有非常多的教学内容,大家可以免费下载,一定需要认真的补补,这里面内容不多,核心是反复的操练,形成习惯,就可以了。
(3)语调,节奏和腹方式呼吸,日语的语调很简单,波浪形,而节奏可以通过歌曲学习,难的是腹式呼吸,这个直接决定了说的日语是不是像老外,在大学里面,播音和主持专业,包括艺术学院的学生,都需要练腹式呼吸,我们经常看到有人练嗓子,有大喊“啊”的,这里面训练技巧非常重要,3年前我在网络上写过训练的方法和经验,以及结交外国朋友的快速手段,大家可以在好搜或者百度上搜索下崔田伟寻找下或者看看广播专业的教材
第二支点: 单词敏感度
这也是很多大学生的误区,包括之前的自己。
我们不断的扩大词汇量,认为词汇量大了,自然就能听得懂,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高考是3500词,那些词我们大都认识,但是如果不看单词,仅仅是听,而且是能快速反应过来的,根据统计,大多人连800都不到;也就是说,我们记忆单词靠的是背诵和书写,而不是声音,导致我们反应很慢。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一篇听力材料,感觉非常简单,因为几乎没什么生词,但是一旦放弃文本,很多单词和句子听起来是模模糊糊,没反应过来,就过去了,还说人家读的快,其实不是快,我们听的四六级音频,语速是非常清晰和慢的。
现实中,没有外国人说的那么清晰和慢速,在日常交流中。
之前自己也是大量的记忆单词,词汇量是大,做阅读是有好处,但听力依然没提高。后来外国朋友说,外国人常用的单词就1000左右,只要把高考的3500搞定,在日常中,听力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面,我反复的训练高考单词的反应速度,当然这前提是发音部分搞定,因为这里面有个叠加作用。
仅仅用了一个月,听力提高的速度超出我的想象。
这个极力推荐大家试试,外国人日常说的话,写下来,我们基本都认识,听不懂不是因为我们词汇量不够,而是耳朵灵敏度不够。
在训练高考词汇之后,再开始,扩大词汇量,才有叠加作用。
影响日语听力的因素:
1. 听音材料语速快,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反应不过来。在平时上课时,教师讲课的语速都不快,特别是外教,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所讲内容,有意放慢语速,把音发得很标准、清晰。而听力材料内容一般是按日语国家正常语速录制的,语音流畅,语速快。这使很多学生一下适应不了,对听的内容反应不过来。
2. 生词多,学生听不懂。有些学生词汇量达不到,如果听的内容生词达到8个以上,就会对学生的听力产生很大影响。
3. 对日语的语调和连读不熟悉。听力材料一般由日本本土人士朗读,他们会根据材料内容加上自己的感情色彩,表现在语调中,这就使语调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语言中的连读学生最难听明白。有时是很简单的词,学生也会错误地理解成其他的词。
4. 听力课上容易犯困。有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听音,闭上眼睛哪也不看,时间一长造成犯困。
5. 思想过于紧张,造成头脑不清,反而捕捉不到信息。
6. 听音方法不正确,没有以句子、意群为单位,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每个单词上,造成词与词之间不连贯。
7. 中西方语言的思维不一样,语言表达的语序也不一样。
8. 有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边听边翻译,如果前边的内容没理解,后边的内容又来了,速度自然也难以跟上。
9. 对日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了解不够,没有亲身体验,似懂非懂难以确定。
10. 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时态、语态及短语反应不灵敏。
日语听力如何练习:
第一:坚持听纯正的口音、地道的表达也会对自己的发音和口语有积极的帮助。
第二,所选语音材料应尽可能包罗万象,涵盖不同领域、不同话题,既要有正式用语,又要有日常会话,绝对不能只听新闻日语。
第三,所选语音材料的难度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当把这些语音转化为文字后,你应该能基本读懂。如果读不懂,换一段简单点的,否则,你恐怕要白白浪费时间。只有循序渐进,逐步加大难度,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提高。
第四,所选语音材料最好是正常语速。有人练听力喜欢从慢速日语开始,我倒觉得大可不必,只要难度在你能力范围之内,完全可以大胆直接听原速。事实上,我更希望说话人语速飞快,这就好比跟比你跑得快的人赛跑更容易提高一样。
日语听力学习:
有了语音材料,应该在什么时候去听呢?
你有两种选:一种是利用零碎时间,如吃饭时、打扫清洁时、睡觉时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随意地听。这种听法要求你连贯地、不重复地听取大量语音材料,不需要听懂每一句话,只需听个大概就行。
另一种是抽出一段专门的时间,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去听。这种听法不要求你听太多的内容,但务必要听懂每一句话,把握每一个细节。由于我们与生俱来的惰性,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一边享受美食,一边练听力,一举两得嘛,何必非要绷紧神经,绞尽脑汁地去听呢。起初,我也这么想,可后来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并不理想。我发现自己很难做到一心二用,当我吃饭时、打扫清洁时,我会一门心思扑在这件事上,至于收音机里讲了些什么,我是一概听不进去的。如果是睡觉时听,又往往听不了几句就会进入梦乡。相比之下,后一种听法虽然难度很大,实施过程十分痛苦,但只要咬牙坚持,将会在短时间内收到十分显著的效果。我是这样做的:选定一段语音材料,先完整地听一遍,尽量听懂主要意思,然后再逐句反复播放,必须听懂每一个单词,一遍不行十遍,十遍不行一百遍,直到听懂为止。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jobimtempo.com/article/116816.html